服务热线
+86-412-6330396
13130080576
近十年来,卫星通信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卫星通信的核心在于星载天线,它是卫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器,通过星载天线与地球站天线之间互相传输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递。
卫星通信的天线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卫星通信系统采用简单的标准圆或椭圆波束天线,大多数采用先装天线。1975年以后,第二代卫星通信开始使用多馈源波束赋形和反射器赋形的多波束天线。2000年以后,第三代卫星通信广泛采用大型可展开天线和相控阵天线,开展星上波束形成和地基波束形成技术。
卫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它工作在一定的地面和空间电磁环境中。对于所处的电磁环境的分析可发现,在测试发射场地、发射初期、轨道运行以及返回地面等不同阶段处的电磁环境不同,产生电磁干扰的因素也不同。确保卫星在轨运行期间,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能否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是最关键的阶段,直接关系到卫星通信的成功与否。因此,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电磁环境分析和干扰控制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磁干扰通常由电磁干扰源、传输途径和敏感设备三个要素组成。在考虑卫星上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时,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电磁干扰源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电磁干扰敏感设备是无线电接收设备。由于接收的信号非常微弱,接收设备的灵敏度非常高,因此即使是从发射设备发出的微小干扰信号也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发射和接收设备的工作频率非常接近,仅靠滤波器无法完全消除干扰。因此,在进行天线系统布线设计选材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三种因素。
在航天设计相关标准的指导下,为了保证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卫星寿命周期成本等,我们需要在天线系统布线设计选材时兼顾天线系统总重量、布线空间和成本等因素。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已经较早开始使用大连义邦镀金属纤维丝防波套来保护通讯卫星天线,以保障卫星通讯线缆传输的稳定性。目前,这种防波套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卫星天线以及好奇号火星探测车等。这种纤维丝采用化学电镀的方式,将非金属PBO纤维与金属涂层牢固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保持非金属PBO轻量化优势的同时,与传统的镀银铜丝相比,我们的纤维丝的重量减轻了高达73%以上。同时,它还具备与传统镀银铜丝几乎相同的屏蔽效能。此外,由于卫星天线的机械运动,线缆不仅需要具备屏蔽性能,而且还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一定的抗机械磨损能力和柔韧性,因此我们的防波套还具备耐弯折和柔韧性等极高的要求。而我们的防波套,可以承受50000次90°— 120°的重复弯曲。
一般来说,在太空环境中,天线阵在轨展开时的温度要求为-20°C,而我们的防波套在-65℃的环境下,经过试验可持续168小时,其电阻值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随着星载卫星通讯轻量化的需求的不断上涨,新型相控阵天线的研发工作已向多波束天线、在轨波束可重构天线等方向发展。在未来,能够有效解决卫星载荷和屏蔽问题的轻量化材料将被更广泛采用。
近十年来,卫星通信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卫星通信的核心在于星载天线,它是卫星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器,通过星载天线与地球站天线之间互相传输电磁波来实现信息传递。
卫星通信的天线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卫星通信系统采用简单的标准圆或椭圆波束天线,大多数采用先装天线。1975年以后,第二代卫星通信开始使用多馈源波束赋形和反射器赋形的多波束天线。2000年以后,第三代卫星通信广泛采用大型可展开天线和相控阵天线,开展星上波束形成和地基波束形成技术。